商城县人大网 欢迎您!设为主页加入收藏
调研视察

当前位置┃主页 > 监督纵横 > 调研视察 > > 正文

关于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

时间:2020-10-30 15:01    作者:商城县人大办    来源:商城县人大网    点击: 次    字体大小:
  
关于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
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 

人大常委会           农工委
主任、各位副主任、各位委员:
       建设高标准农田,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,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。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安排,10月14日,人大农工委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在人大常委会主任范东升、副主任李先学的带领下,深入到上石桥、鄢岗等乡镇对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项视察。听取了县农业农村局工作情况汇报,收集整理了涉及此项工作的单位和乡镇的意见建议,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:
        一、基本情况
       近年来,县委、县政府坚持以推进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线,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,集中力量建设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、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。2019、2020两年,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共计11万亩,总投资1.65亿元,涉及10个乡镇60个行政村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力推进,我县农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,在项目建成区内,初步形成了旱能浇、涝能排、路相通、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格局,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。
    (一)强化领导,健全机制,组织保障有力
       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重、标准高、投资大,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,一是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,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。农业农村部门全面履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统一管理职责,财政、发改、水利、自然资源、扶贫、电力等部门各司其职,密切配合。二是健全了工作协调机制,资金运行机制和项目管理机制。建立联席会议和项目进展月报告制度,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难题。严格实行县级报帐制,公示公告制,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。项目建成后,确定工程所有权、经营管理权属和管护主体,做到建成一片、管好一片、受益一片。
    (二)科学规划,严格管理,工作扎实推进
       按照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,坚持走合理开发的道路,科学编制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。项目选区与交通和乡镇发展规划衔接,优先考虑粮食生产功能区,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产粮大镇,以田型调整为重点,以渠系建设为补充,因地制宜开展田网、渠网、路网建设。分乡镇研究制定建设标准,统一规范工程建设、技术服务和建后管护。严格工程管理,强化群众参与,对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实行“定期调度、分析研判、通报约谈、奖优罚劣”的责任落实机制,严格按程序开展项目竣工验收和第三方评估验收。目前,2019年工程已全部完工并完成了县级初验,2020年正在实施中,各项工作正扎实有序推进。
    (三)精心组织,强化管护,综合效益彰显
        一是在项目区大力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,使群众积极参与、理解和支持,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。二是改造后的基础设施、设备等交由乡、村负责管理并订立管护责任书。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验收合格后完成上图入库,划为永久基本农田,实行特殊保护。三是认真做好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,重点支持良法和良种的普遍应用,强化对农民的技能培训,不断提高科学种田水平,努力把项目区建成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,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,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已初步彰显。
       二、存在问题
     
(一)田块零碎程度大,权属状况复杂。我县属山区,耕地面积集中连片较少,且形态细碎,田坎比例较大,不仅不适合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作业,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巨大障碍。一些地方通过土地平整进行了权属调整,形成了规范的格网条田,但由于户与户之间重新筑田埂做界址,有效耕地面积实际增加不多。
     (二)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监管有待提升。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未深入实际进行现场勘验,缺乏细致周密的考虑,导致施工难度增大,群众认可度不高。在设计上注重硬件而忽视了土壤改良和科技运用等软件设施,达不到综合配套的要求。一些项目在具体实施中,涉及到权属调整问题,为减少纠纷,随意改动设计,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实际应用。部分施工企业片面追求工程进度,而忽略了施工质量,为后期农业生产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。
     (三)后期维护能力不足。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间工程等设施都置于室外,比较分散,闲置时间较长,普遍存在“重建轻管”现象。同时由于管护经费无法落实,村组织和群众维护积极性不高,管护协议形同虚设,致使已建工程效益无法充分发挥。
     (四)资金扶持力度有限,管理水平低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求市县资金配套,但由于市县财政力量薄弱,资金保障难度大。同时我县还存在田块小、地面高低不平的情况,导致土地平整和沟渠、道路修筑任务重,建材成本高,存在投资标准偏低和建设成本较高相矛盾的问题,且项目资金管理的专业化、法制化、规范化程度不高。
       三、工作建议
   
(一)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结合。在不改变耕地用途,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,对土地进行适度流转,这样既能将零碎的不规则小田建成集中连片的格网条田,进而保障农业规模化、现代化作业和经营,又能解决农民外出打工造成的土地撂荒问题。同时还可利用专业合作社、种植大户带领留守劳动力发展现代农业,大大提高土地效益,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。
    (二)因地制宜,科学规划,合理建设。建设高标准农田,既要把耕地、道路、排灌沟渠等结合起来通盘考虑、科学规划,以达到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,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,又要注重土地平整,土壤改良,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等工程,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,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。同时还要把目前较为分散的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有关的现代农业、小农水建设项目进行统筹规划,通盘考虑,以提高项目资金利用率和有效率。
    (三)加强质量监管和后期维护。主管部门要制定严格统一的工程质量标准,提高其执行力度。乡村也要培养和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监督施工进程,同时做好群众工作,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,动员群众参与到工程质量的监管中来。对已经建好的高标准农田,要按照基本农田的有关法律法规予以重点保护。要设立统一的、标准化的标志牌,载明面积、范围、主要设施和保护单位等。县、乡、村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,建立管护长效机制。在项目区要大力推广先进的、成熟的、优良的科研成果,让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优质高效。
    (四)加大资金投入,提高管理水平。要积极跑争项目,争取中央、省、市财政资金扶持,减少县级财政压力。要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,提高高标准农田的投资标准。要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监管,不断提高资金管理的专业化、法制化、规范化程度。同时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创建基础上,安排部分资金用于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的扶持,以提高农业生产服务能力。